水除鹽技術的發展特點和展望
水除鹽技術的發展特點和展望
水除鹽技術經歷了高能耗、高成本、操作復雜,污染環境到低能耗,低成本、易操作、環境友好的發展過程。在除鹽水生產的最初階段,主要采用高能耗、高成本的物理方法--蒸餾法。按水除鹽原理可將水除鹽技術分為物理除鹽(蒸餾法除鹽技術)、化學除鹽(離子交換法除鹽技術)、膜分離除鹽和EST技術等。
水除鹽技術發展特點
根據水除鹽技術發展和應用分析,不難看出除鹽水技術的發展整體脈絡如下。
1.環境更有好:從污染程度較大的離子交換技術發展到污染很小的膜分離技術、再向基本無污染的EDI技術和無污染的EST技術發展。
2.能耗低:從高耗能的蒸餾技術發展到低耗能的離子交換技術、EST技術。
3.多技術集成:從對入水水質要求較高的EDI技術發展到滿足不同水質、技術更成熟的二種或多種技術集成工藝,如RO+EDI、UF+RO+EDI等。
4.操作更簡單:除鹽水技術逐步從大規模、操作復雜u、勞動強度大轉為模塊化操作,自動化控制。如EDI、EST都實現了模塊化、儀表自動化控制:占地面積小,現場布局緊湊:操作簡單,勞動強度低;檢修容易,并實現了連續運行。
水除鹽技術展望
面對水資源短缺、水污染加劇以及水需求加大、人們將不斷開發新的對環境更友好,能耗更低、運行成本更小、操作維護更簡單的水除鹽技術,以適應對海水淡化、苦咸水除鹽、污水處理的要求,使這些水源成為可利用的資源,滿足人們對淡水和除鹽水的需求。離子交換樹脂技術將逐步被膜分離技術、EDI技術、EST技術取代,組合工藝將成為主流工藝。零排放的綠色技術將成為除鹽水制備的主要技術。
文章來源:鍋爐藥劑 服務熱線 18624568588(微信同步)0417-2161868